
博爱应先包容
所属分类: 高中部
2019-12-07 13:11
包容是博爱之基,我们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博爱之人就应先学会包容他人。
包容他人是包容他人的不足,宽恕他人的无心之过或是一些小错误。两千多年前,曾有一个学生问他的老师“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师答曰:“其恕乎!”这位老师就是孔子。孔子说的恕便是包容的意思。由两千多年前孔子的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包容在古人生活中是多么得重要。不,不仅仅是古代,就是在现代,“恕”也应该是那个值得我们奉行一生的字。
人与人之间需要包容。生活中体现着包容的事很多,我们就以师生关系为例吧。在成长过程中除了父母就是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最大了。“人无完人”就算是被我们尊为圣人的孔子也免不了犯错,那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就更不必说了。学生时代,我们差不多是在错误中成长的,老师则在一旁指导耐心地纠正我们的每一个错误。这样说,你或许不觉得这和包容有什么关系,那我们可以这样想一想:假如你是老师,你很认真地教一个人,但那个人总是犯错,而且还经常犯同样的错误,你会怎样?我想你肯定会暴怒,恨不得揍那人一顿。但老师从未揍过我们,连痛斥也是极少的。老师对我们是非常包容的,他们只会耐心地给你纠错,不断地教你,正是因为老师的包容,我们才不会跌倒在错误中爬不起来,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别人包容我们,我们也应该包容别人。要做到包容很简单,“恕”早就把方法告诉了我们:己心如他心。换个立场看问题,想想你是对方你会怎么做,这样你才能宽恕别人的过失,学会包容。你或许会说:是他损害了我的利益,他不对我为什么要包容他,这对我有什么好处?那么我想问一句你是否对某些人感到很羡慕?绝大多数的人对此都是肯定的:他好像做什么事都那么顺心如意,真令人羡慕。如果你观察得稍微仔细些,你会发现这些人通常有很好的人际关系,朋友多,大家都乐意帮助他。这就是他做事顺心如意的原因,即使他遇到了困难有那么多人帮助他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呢?但这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他能包容别人,所以大家都喜欢他,他的人际关系也就好;而且因为包容,他不会去计较那些小得小失,心境开阔,烦恼少,自然做事就如意了。这体现了“恕”的另一层含义:一个人宽恕了别人,自己才能心中如意。
说起包容,我们总会想起战国时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蔺相如的包容成就了一段“将相如”的佳话,换来了赵国的安定。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蔺相如对廉颇以牙还牙结果又会怎样。蔺相如代表着文官,廉颇代表着武派。这两个人不和必定会导致赵国文武相争,内政不稳。而此时赵国外部又面临着秦国的威胁,内忧外患,赵国还能存在多久?由此可见包容是多么的重要,它不仅调节着个人的生活,有时甚至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
我记得有一句古话叫“无毒不丈夫”,古人认为一个人没有狠毒的心就不是一个大丈夫。其实我认为应该是“无度不丈夫”。从“人”字的构造上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其中的包容,“丿”包容了“╰”的短,“╰”宽恕了“丿”的挤压,这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人”。包容体现在生活中的点滴中,人与人之间需要包容,社会要有包容。这才是一个博爱的社会,美好的社会。
宜春黄冈实验学校
高一C班况婷
指导老师:刘昌盛